close

武士的源起

日本的武士起源於奈良時代(西元710~784年)莊園開始發達之際,在徵兵制沒落之後,莊園的擁有者「名主」階級為了保障自身的權益,即組織莊民,使習武藝,漸漸地由半農半武的型態,轉為專事保衛莊園及對外鬥爭的武裝力量。另外,寺院、神社莊園亦成立「僧兵」;地方行政官國司與郡司,為維護地方秩序及保護自身利益,亦組織武力,稱「郎黨」、「郎從」。於是各地出現了以戰鬥為業的武士。

自平安時代(794~1192年)後期,朝廷式微,喪失維持地方治安的能力,武士勢力發展到公然反叛朝廷的地步,由十一世紀初開始形成超越莊園範圍的地區性武裝集團──「武士團」,大武士團的首領被稱作「武士的棟樑」。在眾多的武士團首領中,勢力最強者,是系出清和天皇的源氏與系出桓武天皇的平氏,他們以武力為後盾,在中央擁有強大勢力,足以左右政局。最後源氏消滅平氏,在鐮倉(神奈川縣)組織幕府,樹立第一個武士政權(1185年),既而歷經室町幕府(1336~1573年)、江戶幕府(1603~1867年),直至明治政府成立,方才結束日本六百餘年武士主政的局面。

武士道精神

武士道即「武士的道德規範」,最初被稱作「武士之習」、「兵之道」、「弓矢之道」,到了江戶時代才正式有「武士道」的說法出現。武士道的形成、變遷與儒家思想密不可分,而且其受儒學影響是與日俱增的。

已如前述,武士團是個相對封閉的集團,其內部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主從關係與宗族關係,而規範此二者的道德觀念即「忠」與「孝」。在日本武士的主從關係上,早期臣屬對主君的忠,並非單方面的絕對忠誠義務,而是以主君的「恩」作為交換條件,帶有某種契約性質,亦即主君的恩顧與臣下的義務是一種交換關係,而主君最重要的恩顧是給予領地或承認擁有領地權;臣下的主要義務是戰鬥,甚至於獻出自己的生命,武士所崇尚的獻身與武勇精神的真諦,即在於換取主君的恩賞與揚名天下。因主從關係常是世代相襲,故除經濟利益之外,也逐漸有了「情」的關係,而此等為主君之「情」而獻身的精神,乃由「有條件的忠」往「無條件絕對的忠」演變的先兆。

室町時代之後,儒學更受幕府和各地之重視,而儒學的道德觀也理論化了武士道德規範之內容,在將斯波義的《竹馬抄》即已開始強調,對主君及親長絕對無條件的「忠」、「孝」,為最根本的道德規範,並有「為主君獻身」、「重名譽」、「重禮義」、「明身分」等強調「禮」與「分」的道德規範思想,這些顯然都是來自儒學。

而對武士道德觀另一重要影響的是佛教中的「禪宗」。禪宗的「死生一如」思想,認為只有否定執迷根源的自我,進入無我的境地,完全斷絕生死的羈絆,才能見性成佛。這和鐮倉、室町時代武士所提倡的臨戰應「忘我」、「忘親」、「忘家」的思想是相呼應的,因此被稱為是「死的覺悟」的武士道。

江戶時代後,嚴格實施兵農分離和士、農、工、商的等級制,武士多離開農村,進入城市中的行政官僚體系,主要的職分不再是戰鬥,故新的武士道理論乃應運而生,由山鹿素行提出的「士道論」,由「死的覺悟」過渡至「道的自覺」。在《山鹿語類》中的「士道篇」,認為武士的兩大職分,在對主君盡忠與自覺實踐人倫之道,以誘導甚至強迫農、工、商實行所謂的人倫之道,維護了武士內部的盡忠關係與武士的相對特權地位。因朱子學促使確立武士的倫理思想,使武士被比擬為儒教之士君子,而強調實現五常之德,此一儒學化的武士道理論,對日本思想文化和民族性格影響十分深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xiablack 的頭像
    xiablack

    在世界中心呼喊"幹"

    xiabl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